知识产权保护工作站
近日民营企业融资信用扩张迎来利好,但不少民营企业公司治理机制不够完善,财务制度等方面欠规范,需要外部增信担保机制。

“政策性融资担保体系在某种程度上担当了民企和金融机构间的桥梁,为民企借贷融资提供信用增进,有利于减少金融机构对其还款能力的疑虑,从而推动民企信用扩张。”联讯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李奇霖表示,与一般担保机构相比,政策性担保具有政策公益性质,其担保成本比市场担保利率低,因此企业融资成本会明显降低。

“公共资金对超额风险的分担机制正在逐步完善。”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副主任曾刚表示,民营企业一个核心问题在于实际风险较高,或会给银行带来更多风险、降低收入。随着大量融资担保机制设立,即便银行加大对民营企业的信贷投入,也并不见得会带动其实际承受的不良损失上升,因其相当一部分风险被政策性担保吸收了。

当前,自上而下的政策性融资担保体系正紧锣密鼓地建立。9月,国家融资担保基金有限责任公司在京举行揭牌暨首批合作业务集中签约仪式,分别与安徽省信用担保集团等8家省级担保再担保机构签订了再担保业务合同,与建设银行等7家商业银行签订“总对总”银担合作协议。
 
 
点击查看更多

关注微信

电话

秘书处0755-32906353

返回顶部